2017回顾

 
2017年伊始,司法机构秉承传统,於1月9日举行法律年度开启典礼。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致辞时,阐述法律的目的在於便利社会的运作,亦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和睦共处。这是法庭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考虑的处事手法:不单尊重个人权利,也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他提到,终审法院大楼顶端耸立着一座代表公义的雕像(泰美斯女神),这座雕像(蒙上双眼的泰美斯女神)代表法庭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因为其地位而处於优势,也没有人因为其地位而处於劣势;所有人都获得公平的对待,而法律原则和法律程序亦以同样的方式应用。泰美斯女神所持的天平,代表法庭有时必须对相关利益作出权衡。法官在履行其宪制责任而执行司法工作中担当关键的角色。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亦强调,尽管过去数年司法机构面对招聘法官方面的困难,但仍尽力使司法人员的质素能维持於最高水平,这点极为重要。
 
西九龙法院大楼
 
 
 
西九龙法院大楼自死因裁判法庭及淫亵物品审裁处在2017年1月迁入後,全面启用。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於2017年5月12日为大楼主持启用典礼。
 
 
连同大楼内去年已开始运作的西九龙裁判法院和小额钱债审裁处,大楼共设有32个法庭及其他支援设施,如会见室、等候室、登记处和谘询中心等,有助为法庭使用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交流
 
 
 
2017年,我们的法官及司法人员出席了多个会议及研讨会,与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司法人员交流经验。5月,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出席了英国英格兰和威尔斯司法机构主办的商业法庭常设国际论坛。5月底/6月初,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出席了於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四届亚太区司法学术研讨会。9月,司法机构主办了第四届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司法高层论坛;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亦出席了於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七届亚太区首席法官会议,并於第三十届亚太法律协会会议上致辞。
 
法官及司法人员的任命
 
 
 
司法机构於2017年任命了多位法官及司法人员,包括李素兰法官、陈嘉信法官和黄国瑛法官获委任为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法官。
 
案件量及结案数目
 
在2017年,各级法院的整体服务表现令人满意。各级法院大部分的服务都能达到承诺的目标。虽然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数项有关案件平均轮候时间的目标未能达到,但与往年比较,情况已见改善。司法机构於年内发出了新的实务指示,以提升对高等法院原讼法庭刑事诉讼程序的管理,并委任暂委法官,以尽量处理更多案件及缩减轮候时间。司法人员人手不足为影响高等法院案件轮候时间的其中一项原因。为舒缓这情况,以及应付司法机构整体的长远需要,自2017年4月1日起,法官及司法人员的服务条件已得到了改善,而另一项有关法官及司法人员法定退休年龄的检讨工作则在2017年年底前已完成。司法机构会继续密切监察法庭案件的轮候时间。
 
专责小组及委员会成员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已委任多位法官及司法人员,并邀请法律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担任多个专责小组和委员会的成员,以便他们就关乎司法机构运作的重要事项提供宝贵意见。该等专责小组和委员会包括:民事司法制度改革监察委员会、调解工作小组、海事法庭使用者委员会、民事法庭使用者委员会、刑事法庭使用者委员会、家事法庭使用者委员会、竞争事务审裁处使用者委员会、民事法庭使用者委员会辖下的公司及无力偿债事宜小组委员会,以及香港司法学院管理委员会。
 
参观司法机构及到访人次
 
在2017年,司法机构安排了330项参观访问,合计约9600人次。当中大部分为本地学生。我们非常珍视所有与到访人士会面,以及向他们介绍司法机构的工作的机会。
 
 
最後,诚意邀请你浏览我们的图片集,重温司法机构在2017年的难忘时刻。
 
最後修订日期: 2018年2月28日